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问题迫在眉睫。顺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借助更有效的手段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俨然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大气十条”),明确提出五年内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大幅减少重污染空气;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2017年两会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一要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二要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全部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天然气作为相对高效的清洁能源,在推动燃煤锅炉改造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受到政府和市场的青睐,”煤改气“作为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化工、医药、造纸、电力、建筑、食品等等,各行各业在生产加工中都离不开锅炉。如何推动大规模的锅炉“煤改气”改造措施,成为锅炉制造企业要挑战的难题。有关专家表示,燃煤锅炉今后的发展趋势与新能源改造节能减排同步升级。需要注意的是,要推动企业燃煤锅炉的改造,尽量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非常关键。对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来说,燃煤锅炉改造涉及到的技术问题掌握能力有限,因此提供锅炉改造方案的锅炉企业在涉及技术解决方案上,要从企业自身的状况考虑,帮助企业搭建技术平台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替代。此外,还要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燃煤锅炉燃气改造是一项大工程,除了要考虑生产需求之外,改造成本、改造方式、改造地区都要作为锅炉改造的衡量标准,根据需要结合实际为每个企业制定具体改造方案,正是锅炉企业要完成的目标。
“煤改气”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于80年代。当时的“煤改气”主要方向是鼓励城市居民的家用,比如做饭、严格限制采暖等。随着时间的推进,“煤改气”政策波及到生活热水领域,热水市场受到推动得以大力发展。但就整体而言,民用天然气数量占有率比较少,天然气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这一过程持续近20年。
第二阶段大概开始于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在申奥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于大气污染问题关注不断加深,政府层面开始下定决心改善大气质量,燃煤锅炉改为燃气锅炉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北京回龙观就是气代煤的经典案例。京津翼地区及上海已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这一政策落地的影响持续至今。
第三阶段开始于2014年。整个华北地区广泛推进“煤改气”进程,全国刮起“煤改气”之风。
这三个阶段,“煤改气”贯彻始终,并成为当下重点。我们可以预估到,未来几年,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下发的各项文件将数不胜数,以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推动我国走绿色低氮、节能环保的发展道路。